破解害蟲“攻防密碼” 我國科學家找到關鍵之匙
想象一下,假如你的目標是農業害蟲,要怎么做才能“殺死”它們?
傳統的殺蟲劑固然有效,但會帶來一系列副作用,如環境污染、殺死青蛙等有益生物,此外,長時間使用單一農藥,還有可能致使害蟲產生抗藥性,造成農藥“失效”。
能否找到一種綠色、無污染,還能做到“精準打擊”的方法?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深圳分中心)楊青教授團隊為此努力了數十年。
12月24日深夜,國際學術期刊《細胞》(Cell)在線發表了楊青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揭示了ABCH轉運蛋白轉運脂質和外排農藥的分子機制,并獲得了能夠抑制轉運功能的小分子抑制劑。
更通俗地說,該研究解析了害蟲的“外部防御”和“解毒”機制,并找到了能直接用于合成綠色農藥的有效成分。
“害蟲對殺蟲劑日益嚴峻的抗性狀況已經成為全球農業害蟲防控所面臨的棘手問題,嚴重威脅著全球糧食供應的穩定與安全?!敝袊こ淘涸菏克螌毎苍u價該成果時說,該研究深入解析了昆蟲的抗藥性機制,對有效治理抗性問題具備理論和實踐指導意義。
人類與害蟲之間有場曠日持久、沒有硝煙的“戰爭”。在漫長的農業發展進程中,農作物病蟲害對糧食安全構成嚴重威脅。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估算,全世界每年因農作物病蟲害造成的產量損失高達40%,經濟損失超過2200億美元。
“蟲口奪糧”成為擺在人們面前的一道難題。
人們曾嘗試過噴灑農藥、氣味引誘、引入天敵等多種防治手段,但由于抗藥性的增加和成本過高等因素,導致防治效果并不理想。人們逐漸意識到,相比“萬能”農藥,我們更需要一種對害蟲更“專一”的農藥,于是,靶向農藥應運而生。所謂靶向農藥,就是以害蟲為靶,針對害蟲獨特的結構特征而量身打造的一種農藥,因其專一性強、安全高效、無污染,又被稱為綠色農藥。
而創制靶向農藥的關鍵,在于找到合適的農藥分子靶標。農藥分子靶標是指農藥在分子水平上作用的特定生物分子或蛋白質,它們能夠直接影響害蟲的生命活動。
此前,楊青團隊首次解析了重要綠色農藥分子靶標——幾丁質合成酶的三維結構和工作機制,并創制了首例靶向幾丁質脫乙?;傅纳镛r藥。這一次,他們又有新發現。
在這項研究中,團隊發現了一類特殊的蛋白質——ABCH轉運蛋白,該蛋白只存在于昆蟲和其他節肢動物中,不存在于人類、哺乳動物和植物中,因此是一個理想的農藥分子靶標。
團隊發現這類蛋白負責將脂質運輸到昆蟲表皮,參與昆蟲表皮脂質屏障的構建,并首次揭示了ABCH轉運蛋白運輸脂質和農藥的完整過程。
表皮是昆蟲自我保護的第一道屏障,昆蟲表皮中不溶于水的脂質成分,可以防止昆蟲體內水分的蒸發并防止病原體入侵、減少外源物質和毒素的滲透。ABCH轉運蛋白是昆蟲將體內的脂質轉運到表皮的工具。沒有ABCH轉運蛋白,昆蟲就會死亡。
楊青團隊發現,ABCH轉運蛋白優先轉運昆蟲表皮中的重要脂質成分——神經酰胺。神經酰胺具有保濕和抗菌的功效。該團隊發現,ABCH還具有外排殺蟲劑的功能,因而與害蟲的耐藥性產生相關。
“這為理解ABCH轉運蛋白介導的殺蟲劑抗性機制提供了重要理論支撐,將有力推動抗藥性問題的解決和害蟲綠色防控新產品研發進程,為實現安全、綠色、可持續的農業生產模式提供強有力的支撐?!睏钋嗾f。
更具挑戰的是,研究團隊還發現了ABCH轉運蛋白的抑制劑分子——LMNG。該分子阻止了ABCH外排農藥的功能,因而為解決抗藥性問題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ABCH轉運蛋白是ABC轉運蛋白家族中的一員,而ABC轉運蛋白家族是所有生命形式中都存在的、最古老的蛋白質家族。
楊青告訴記者,在過去幾十年中,關于人和微生物的ABC轉運蛋白抑制劑的篩選以及抑制機理的研究,已取得突破性進展。人們發現,絕大多數抑制劑的工作機制是阻斷跨膜轉運通道或阻斷ATP的水解。
此項研究有新的發現,即LMNG可以通過“雙重鎖”機制同時阻斷ABCH的轉運通道與ATP水解。這一新的抑制機理的發掘為基于LMNG骨架設計靶向ABCH的高效殺蟲劑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中國科學院院士康樂認為,該研究為針對開發新機制分子靶標、有效解決抗藥性問題開辟了全新的思路,對推動我國農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