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國之重器
穆陽陽(前排右)
楊正軍
王?。ㄗ笠唬?/span>
鎖旭宏 劉大偉攝
董宗謀
潘湘斌(中)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為受訪者供圖
“國和一號”核電站
業內稱我們為“黃金人”
■ 穆陽陽 山東榮成
我是一名核電機組操縱員,目前擔任國家電投國核示范電站有限責任公司運行二值值長,所在機組是“國和一號”示范工程,這是三代核電自主化標志性成果“國和一號”的首堆。我的工作就是和同事“泡”在主控室里,一起盯著幾十個系統、數萬臺設備和儀表盤,化解潛在風險,確保核電站安全穩定運行。
讀研究生時,我學的是熱能工程專業,2011年從哈爾濱工程大學畢業后就來到公司,定崗時,毫不猶豫選了核電機組操縱員這個職業——因為我喜歡和各種機械打交道。外界對我的職業了解不多,操縱員是確保核電安全穩定運行的關鍵一環,業內稱我們為“黃金人”,意思是培養一名操縱員花費不菲。
簡單來說,成為一名操縱員至少需要3—5年的核電廠工作經驗,期間要經歷100多門課程的培訓和考試,最后通過現場考試、模擬機考試、筆試、口試4個部分的考核,每個環節都有很多人被淘汰。拿筆試來說,考試分2場,每場4個小時,題目多,書寫量巨大,對人的意志是巨大考驗,淘汰率極高。
安全是核電站的生命線。大量的培訓和嚴苛的考試是為了保證實際工作中萬無一失。核電機組設備高度復雜,難免出現各種故障。幾天前,我和同事值班時發現某設備發生異常。該設備對核電站非常關鍵,如果對該設備的故障響應慢了或者處置不當,輕則帶來經濟損失,重則后果不堪設想。這次從發現故障到恢復正常,我們只用了一分鐘。
家人問我:這樣高強度的工作、巨大的心理壓力,吃得消嗎?我深知這份工作的意義,樂在其中。單臺機組投產后年發電量高達114億千瓦時,能滿足超1100萬居民的用電需求,那將是多大的效益!
前不久,“國和一號”示范工程1號機組某重要節點終于完成,距離啟動研制已經過去16年,我來公司也有13年了。想到核電機組商業運營近在咫尺,“國和一號”的綠電將源源不斷送入千家萬戶,我覺得,這些年的努力和付出都值得!
(本報記者 康 樸采訪整理)
“天鯤號”
讓疏浚湖海擁有“智慧大腦”
■ 楊正軍 天津
我是一名疏浚工程師,目前擔任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疏浚裝備中心主任,2012年中國農業大學博士畢業后任職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挖泥船等疏浚裝備的研發工作。大到港口航道建設,小到河湖清淤治理,疏浚行業盡管不為大眾熟知,卻一直與國計民生息息相關。其中,海上大型絞吸疏浚裝備俗稱“絞吸挖泥船”,是實施疏浚航道、吹填成陸等工程建設的特種工程船,被喻為超級大港的“締造者”、茫茫大海中的“造島神器”。
2018年6月,“天鯤號”海試成功,引發熱烈討論。時至今日,仍是亞洲最大、最先進,也是世界上智能化水平最高的重型自航絞吸船。回想“天鯤號”研發期間,遇到的困難接二連三。其中,如何為這艘“國之重器”設計一個“最強大腦”——智能挖泥控制系統,成為壓在我們心頭最沉的那塊石頭。
2013年初,研發工作正式啟動。此前,我們建設了亞洲最大規模的疏浚技術實驗室,還在國內率先組建了涵蓋船型、自控、挖掘、輸送等10個核心專業的疏浚技術研發團隊。這期間,我們采取理論分析、模型構建、軟件開發、仿真模擬、工藝分析、實船試驗等手段開展工作,嘗試解決如何使橋架、橫移錨、絞刀等設備有條不紊地按照預定程序自動操作的問題。
最終,經過近5年的刻苦攻堅,終于換來“天鯤號”成功實現無人操控智能挖泥操作,還獲得13項發明專利授權,我們的辛勤汗水結出了碩果。
眼下,讓我更加自豪的是,“天鯤號”有了“縮小版”的孿生胞弟,也是我們專為太湖清淤量身定制的清淤利器——“太湖之星”智能一體化清淤平臺船。
“太湖之星”搭載了與“天鯤號”同源的“智慧大腦”——生態清淤智能管理平臺,從理論上來講,僅需1人即可遠程操控和監測“太湖之星”各個設備。加上船上的日常巡查維護人員,整個“太湖之星”僅需寥寥幾名工作人員。更聰明的“智能大腦”,讓以往高度依賴人工、耗時漫長的湖泊清淤工程,變得綠色、高效。
(本報記者 李家鼎采訪整理)
氫能源市域列車
牽頭設計完成列車氫動力系統
■ 王 健 吉林長春
我目前擔任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車長客)國家軌道客車工程研究中心新技術研究部副部長。今年3月,中國首列氫能源市域列車成功完成時速160公里滿載運行試驗,標志著氫能源應用在軌道交通領域取得了新突破。作為項目的研發負責人之一,列車的氫動力系統由我牽頭設計完成。
上大學時,我經常乘坐高速動車組往返于長春、北京兩地,切身感受到了中國高鐵為百姓出行帶來的便捷和舒適。2019年,我選擇回到家鄉的中車長客工作。中車長客是“和諧號”和“復興號”的誕生地,這里對于創新的熱情以及對青年研發人員的關注和培養深深吸引了我。
氫氣的熱值是汽油的3倍,且燃燒的產物只有水,氫能源的開發與利用是中國綠色低碳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2022年,公司安排我負責氫能源市域列車動力系統的研制工作,我十分興奮,又倍感責任重大。
起初,面對氫能源市域列車這一全新的軌道交通車輛產品類型,以及氫燃料電池和儲能電池相結合的混合動力供電方式,我們沒有可以直接借鑒的經驗。我同成員一起加班加點,調整方案幾十次,逐步細化完善,相繼攻克了車輛架構設計、混合動力控制、能量管理策略等重重難關,讓一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氫能源市域列車成為可能。
印象最深的一次攻關,就是混合動力系統的能量管理控制策略的設置。這個問題困擾了團隊很久,如果不解決,車輛就不能實現節能低碳的目標。有段時間,就連吃飯睡覺時,我滿腦子都是這個問題。為此我們新能源小組專門組建了一個攻堅小分隊,廣泛查閱資料、請教專家,最后從電網智能調度優化相關研究中汲取了靈感,終于實現了突破。
目前,我和團隊正在向著更高速氫能列車的研制工作發起挑戰,作為氫能軌道交通領域首個國家級科技項目,車輛關鍵系統指標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相信未來我們會研制出更多綠色智能的列車,為百姓提供更加快捷、舒適的出行體驗。
(本報記者 門杰偉采訪整理)
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
深度參與兩座世界級工程建設
■ 鎖旭宏 廣東中山
鏖戰港珠澳大橋6年,繼而轉戰深中通道6年,從中交第一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深中通道項目部測量管理中心主任到中交一航局華南工程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副經理,作為一名工程建設者,我何其有幸,能夠深度參與兩座世界級工程的建設。
我出生在甘肅會寧的大山中,考上蘭州交通大學測繪工程專業之前,從沒有走出過大山,也從沒想到,會將12年的青春歲月揮灑在伶仃洋上。
2012年大學畢業后,我進入中交第一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工作,隨即來到南海之濱的桂山島,兩座超級工程的沉管預制廠都在這里。我所在的測量團隊,充當著港珠澳大橋建設的“眼睛”。
2018年,港珠澳大橋通車,我跟著團隊轉戰深中通道。在新工程中,我們決心攻克港珠澳大橋建設中未盡的缺憾——由于GPS信號受限,8萬噸沉管在水下作業時信號缺失,施工多次陷入困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們深化技術創新,自主研發了智能化測控系統,首次將精度、穩定性和自主性更有保證的北斗衛星定位系統引入沉管施工領域。在運安一體船和北斗系統助力下,我們陸續將23節“航母級”鋼殼沉管順利安裝,實現連續多節沉管零偏差對接,這是真正意義上的“海底穿針”。
團隊合作、創新精神和對技術改進的不懈追求是攻克世界級工程難題的關鍵。去年6月,在深中通道海底隧道管節最終接頭安裝時,我們再遇難題,傳統的測量方法無法滿足需求。為此,我和團隊經過反復研究和試驗,創新研發“雙目攝像+水下拉線”測控系統,成功完成任務。
目前,我正在母校攻讀測繪科學與技術博士學位,專注于沉管隧道智能測控技術研究。我的目標是通過深入研究高精度測控算法、智能化施工裝備以及新材料和新工藝應用,為中國在更大規模、更深層次、更復雜條件下的沉管隧道建設提供理論支持和技術方案。
(本報記者 程遠州采訪整理)
“東數西算”產業園區
為建設“東數西算”工程作貢獻
■ 董宗謀 甘肅慶陽
從辦公室到產業園,開車只有十幾分鐘車程;從開始參與這項工作,已經7年多。沿途的街景,我看過了上萬次。產業園全稱是國家數據中心集群(甘肅·慶陽)“東數西算”產業園區,我見證了它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整個發展歷程。作為一名建設參與者、服務者,我收獲最大的,就是意識到創新的重要性;我的目標,就是運用創新力,為建設“東數西算”工程作出一份貢獻。
全身心投入數據信息方面的工作后,我更加理解了創新服務思維的重要性。其中,最重要的是統籌好每個細節。2017年,產業園區開始籌建,作為第一批建設參與者之一,我先在市屬大數據國企工作,后來又調整至園區管委會工作,碰到過各類服務細節問題。就拿數據中心運行維護來說,這是產業園服務各類數據企業的基礎,如何保障機房的電力、制冷和監測?各類精密儀器如何協調,才能確保用戶的信息安全?……而細節對大數據來說至關重要。
如何匯聚更多力量參與“東數西算”?在信息交流不斷豐富的當下,這需要我和團隊不斷創新傳播方式,讓不同類型的經營主體放心選擇。在全市數字經濟一體化招商模式的推動下,我們團隊除了參加在線上溝通洽談,還設計出更有針對性的線下考察路線:新落成的展示中心里,整體布局、未來規劃明確清晰;項目現場塔吊林立、車輛穿梭;園區核心區內,運營管理系統完備、運行良好……今年前10個月,已經有1100多批(次),共計1.5萬多人按此路線調研考察參觀,“東數西算”規劃和建設工作贏得來客高度評價和充分肯定。
慶陽是國家“東數西算”工程八大樞紐節點和十大數據中心集群之一,算力越來越強,在產業園里,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大批企業項目落地,數字經濟生態產業鏈正加速形成,為此,我和管委會的10名同事也正在繼續“充電”,用我們的服務創新力,帶動更多的生產創新力。
(本報記者 宋朝軍采訪整理)
超聲引導介入技術
鍛造醫療衛生領域“國之重器”
■ 潘湘斌 北京
我來自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在該醫院擔任副院長,長期從事心血管疾病的臨床與基礎研究。
心血管疾病是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然而,傳統治療技術存在創傷大、風險高、應用難等問題。經過近20年的探索,我們的研發團隊全球首創了超聲引導介入技術,即單純采用超聲引導器械從外周血管進入心臟,實現了“不開刀、無放射線,甚至可在患者清醒狀態下治療心臟病”。這種新技術,不僅保護了患者免受放射線、造影劑帶來的醫源性損傷,還大大節省費用,提升了醫療服務可及性,同時也能保護醫護人員免受輻射損傷,提高醫療質量。
為了方便技術的推廣,我們發明了移動介入診療手術車。將超聲機、手術床及多項專利設備組合到一個廂式卡車中,醫生在車廂內直接為患者進行手術。這樣一來,心臟手術從“重大手術”變成了“上門手術”。今年在對云南省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的1萬多名兒童開展先天性心臟病篩查時,發現了一名12歲的患者。就是在移動的手術車上,我們通過超聲引導介入放了一個小封堵器,把她心臟的“漏洞”堵上,整個手術用時不到半小時。
車開到了更遠的地方。在老撾萬象,我們為一名5歲的孩子在車里進行了手術。手術結束后,他母親小心翼翼地問:“醫生,這么快出來了,是不是手術做不了?”在得知手術順利完成后,眼噙淚水的母親向我們鞠躬致謝,這臺10多分鐘的手術讓她的孩子告別了多年來的病痛困擾。
如今,超聲引導介入技術以“降低成員國醫療服務能力差異”的貢獻榮獲“世界衛生組織科技創新獎”,被聯合國評選為全球推廣的醫療項目,獲得聯合國資金及全球體系的支持。我們的團隊也受邀到法國、德國、加拿大、俄羅斯、肯尼亞等30余個國家現場手術。
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必須依靠科技創新的引領和推動,保障人類健康離不開科學發展和技術創新。我們將在心血管疾病治療領域持續深耕,鍛造醫療衛生領域“國之重器”。
(本報記者 史志鵬采訪整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